“穩”的態勢持續保持——1月至6月,累計實現匯總營業收入327.62億元,同比增長22.44%;
“進”的步伐愈發堅定——海南農墾“1+2+N”土地制度日益完善,土地“家底”高效盤活,科技成果擲地有聲;
“優”的勢頭不斷凸顯——“一場一品”專項工作持續推進,品牌建設落子布局,產業鏈條多點開花……
日前,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集團”)在海口舉行2025年上半年經營分析會(以下簡稱“會議”)。海墾集團交出發展“年中答卷”,實現經營業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爭當海南自貿港發展建設排頭兵。
求破局,尋突圍,增韌勁。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在即,海墾集團迎難而上,聚焦主責主業,爭做天然橡膠國家戰略物資的提供者、農業現代化的引領者、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探路者,緊緊圍繞做大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這條主線,做好南繁種業和天然橡膠保供“兩篇文章”,建設農業科技創新、農業開放合作“兩個高地”,書寫奮進答卷,為海南自貿港建設作出海墾貢獻。
經濟圈夯實
尋求發展新突破
翻看上半年海南農墾發展答卷,底盤“穩”的特點十分鮮明
。今年1月至6月,海墾集團逆勢而上,實現匯總營收同比增長。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背后,離不開海墾集團以“穩”迎題,保持戰略定力的持守和韌性。
2025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今年上半年,海墾集團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圍繞“五向圖強”,在助力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現代化農業產業集群建設、重點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墾區土地資源盤活等方面持續發力,實現經營發展穩中有進。
經濟圈夯實,尋求發展新突破。海墾集團仍清晰地意識到,經濟持續向好仍面臨諸多挑戰。會議分析,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盈利能力有待提升,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
“仍需穩中求進,開啟下半年攻堅目標迫在眉睫。”海墾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既要堅持問題導向,更要堅定發展信心,海墾集團將聚焦利潤目標,以拓增量向市場要空間,通過抓經營、抓主業、拓業務、創利潤,開辟利潤增長極;以優存量向管理要效益,通過嚴控成本“過緊日子”、加速資產盤活和冗員清理,筑牢經營基本盤;以強內功向機制要活力,確保完成年度任務指標。
既積勢蓄勢謀勢,又識變求變應變。下半年是攻堅全年目標任務的關鍵期,海墾集團緊緊圍繞“穩”字的關鍵點,將聚焦經營提質增效,提速重點項目建設,優化資本運作布局,探索聯農帶農新模式,推進墾地融合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以赴沖刺企業年度經營指標。
業態圈提質
培育發展新質效
日前,三亞市崖州區,南繁水稻播種刷新了新速度——4畝多水稻,一個小時就能播完種。這片稻田能夠快速完成播種,不只請來了“神兵”相助,秘訣也藏在水稻種子的“新衣”里。
早稻播種時節,海南南繁種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海南大學合作,引進水稻丸粒化種子智能播種技術,嘗試在旗下10余畝南繁水稻研發基地試驗推廣。
“我們希望以此能找到水稻種植高效化、智能化的解決方案。”海南南繁種業集團下屬海南省農墾科學院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簡純平介紹,校企聯動,在推進研究成果轉化的同時,能夠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路徑,破解傳統水稻耕作模式中種植機械化程度低、勞動力短缺、人工成本高等多重難題,為海南水稻產業發展注入科技動力。
今年上半年。海墾集團科技創新工作成效明顯,尤其以做大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為主線,持續強化農業科技創新,用現代生產要素重組傳統農耕基因,讓山鄉沃野煥發生機。
目前,該集團已出臺7項科技和信息化制度,實施178個科研項目,聚焦天然橡膠高端制品、南繁生物育種等關鍵技術攻關,與海南大學共建創新研究院,推動43個中試基地落地。
“今年,我們計劃投入3.7億元科技研發資金,建設一批名優特品種試種轉化中試研究基地和林下中試基地,加快推進科技研發、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推廣應用。”海墾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
創新從田間發軔,讓新質生產力的答案扎根在海南農墾產業發展模式的革新中:全鏈建設、墾地產業融合等新思路下,一大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智慧農業”全產業鏈條紛紛落地生根……
“用好改革‘關鍵一招’,以創新突破瓶頸,在建設農業強國和自貿港的征程中,書寫新時代的‘海墾答卷’。”海墾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集團將堅持培育新質生產力“一條主線”,讓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雙輪驅動”,讓海南農墾持續煥發發展“新活力”。
朋友圈擴容
“鏈”接發展新機遇
7月25日一大早,海墾集團產品展銷館迎來一群特別的客人——新西蘭ANGUS AND ROMNEY與斯通伍德集團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組成的聯合考察團隊。
誠意十足,兩家企業雖遠在新西蘭,但受到海南農墾的企業品牌和發展態勢吸引,上門來考察交流。
“我們十分重視此次考察,希望能在牛肉供應鏈優化、產品開發等領域與海墾的合作。”考察團隊代表透露,該集團急切地上門拜訪,不僅是為了展示自身誠意,更是為了爭分奪秒地尋找與海墾集團的合作機會。
這樣的場景并不鮮見。作為海南省國企改革發展的“排頭兵”之一,海南農墾擁有資源、組織、人才、產業基礎等多重優勢,也是本地農業塑鏈、建鏈的中流砥柱。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海墾各大企業持續發力,依托自身優勢,緊抓海南自貿港建設契機,以擴大國內國際“朋友圈”為抓手,探索產業新模式,不斷聚鏈、穩鏈、延鏈、強鏈,推進農業發展提質增效。
日漸增長的不僅是經貿“朋友圈”,科技“朋友圈”也在持續擴容。
今年上半年,海南大學首批16名專家和高層次人才來到海南農墾系統多個二級企業擔任一年“科技副總”。
看似企業只來了一位專家教授,實則收獲了學術“朋友圈”。首批16名“科技副總”根據研究方向和領域,聚焦企業和高校院所在技術轉移、成果轉化上存在的供需矛盾問題,協助企業開發產品,以及制定發展戰略、推動產學研合作、共建創新平臺等。
更大力度“走出去”“請進來”,海墾集團強化合作驅動力,不斷擴大“朋友圈”,促進產業提質擴容。
隨著海南農墾“朋友圈”日益擴大,一系列新思路、新舉措持續發力,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熱土,為海墾高質量發展夯實底盤、增添后勁。
“穩”的態勢持續,“進”的步伐堅定,“新”的動能累積,海南農墾改革大船沿著高質量發展航道破浪前行。
來源 | 海南日報
記者 | 鄧鈺
» 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瓊B2-20070017-6 HSF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
企業郵箱: 3538774633@qq.com
聯系電話: 0898 -68580160